過年的形式千變?nèi)f化,但守護親情的主題卻不變?nèi)绯酢?/p>
「媽媽,你在鄭州要好好的。我和弟弟會聽奶奶的話,照顧好自己?!勾竽瓿跻唬易『幽鲜÷挂乜h完劉村的張鑫媛、張鑫嶼姐弟倆一大早便撥通了媽媽位虹的視頻電話。
「你們要聽奶奶的話,媽媽節(jié)后忙完就去看你們?!挂曨l那頭,眼淚早已浸滿了位虹的雙眼。她屢屢回頭,不忍直視姐弟倆。
鑫媛姐弟這對留守兒童,是鹿邑縣志愿服務(wù)隊隊員張會的長期幫扶對象。張會介紹,姐弟倆的父母一個在山西當(dāng)兵,一個在鄭州打工,今年過年都不能回家。春節(jié)期間,她特地來到兩位小朋友家,為他們送來新棉衣、新碗筷。
「我們希望通過走訪、慰問留守兒童,幫助他們和自己的父母視頻連線,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年味?!箯垥f。
自媒體多元化的互動方式,促進更多無法團圓的家庭實現(xiàn)了「云端相聚」。
牛年新春,江城武漢洋溢著一派節(jié)日的喜慶氣氛。在武漢市武昌區(qū)徐東路上,快遞員劉濤騎著一輛紅色「電驢」,奔馳在外賣派送路上。
從2021年11月入職至今,劉濤參與調(diào)度、配送的外賣訂單近萬單,小「電驢」的行程超過2萬公里。劉濤說,今年就地過年的人不少。為滿足更多人的外賣需求,也為在春節(jié)期間多接單,他選擇留在了武漢。
回想過去的一年多職場生涯,劉濤覺得對家人虧欠太多。長期的早出晚歸,孩子都對他有些生疏了。初一上午,他剛剛給家人打電話拜年。談起自己的新年愿望,劉濤脫口而出:「牛年一定要牛氣沖天,多掙些錢,多陪陪家人?!?/p>
華中師范大學(xué)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研究中心教授孫正國認為,高科技的運用帶來拜年習(xí)俗的多樣化,傳統(tǒng)的拜年習(xí)俗所具有的親情交流、友情互動、愛情融合的特點在科技硬核力量的支撐下,反而更能使親情、友情、愛情等「三情」比以往更能突破時空限制而得以傳遞。